欢迎访问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0473-2616100 校园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要览>校园时讯>详细内容

新闻要览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优秀教学质量奖光荣榜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21 09:05:31 点击数量:

  

苏宝程,男,1970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机电工程系副主任。自19957月,一直工作在高等教育教师岗位,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主动承担艰苦、繁重的教学任务,率先垂范,成绩显著。先后多次被评为乌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他是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负责人,自治区精品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主要成员,主持院级重点建设课程“电气控制与PLC”,参加院重点建设课程4门,并完成了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和网上配套资源建设;先后主讲“单片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制图CAD”、“电气控制与PLC”、“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近5年他主持完成6个实训室建设和改造任务,设计改造教学一体化教学场所6个。主编教材1部,参编出版教材2部。近五年承担或参与完成科研项目6项,近5年内发表论文7篇。

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认真筛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教学中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05年以来,他先后担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评建办公室主任、教学督导办主任、机电工程系副主任等职。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教学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中善于团结协作,勇于担当。   

 

 

  

 

     佘菁华,从教十余年以来,先后承担了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的《管理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基础及实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酒店管理专业的《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饭店营销学》等理论教学工作,同时还完成了相关专业核心课的实践教学工作。 

    在理论教学工作中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教学资料准备齐全,对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涉及到的专业技能掌握娴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好课堂教学,注意信息反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效果多次被评为优秀。 

    在实践教学中能够遵循学科规律,根据实践课程应达到的目标、学生应掌握的能力,编写实训教材。严格按照实训大纲的要求,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实训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及时更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参与会计手工实训室的建设,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酒店管理专业两个实训室的建设工作。
   近年来,她在教科研方面有一些突出成绩。主编《审计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两部面向“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主持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并于2011年4月通过了学院试点专业验收小组的验收。所负责的酒店管理专业荣获2011年首届全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校企合作优秀奖。 参与院级重点课程《基础会计》的建设工作,取得圆满成果,并于2011年4月通过了学院重点课程验收小组的验收。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审计基础及实务》被确定为院级重点课程,担任该项目的负责人,已按照项目建设计划完成阶段性工作。承担课题“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属于学院科研资助金项目,已完成阶段性工作,预计2013年9月结题。 在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翟小铁,副研究员,毕业于内蒙古教育学院政治教育专业,1990年参加工作,2005年进入学院工作。

    近三年来,他主要承担了2009级至2011级学院所开所有专业的公共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授课任务,主要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毕业与就业指导》,《民族理论》,《国防、防灾、减灾教育》等课程。针对教材内容的变化,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和课件。利用网络大量搜集相关资料,不断充实知识储备,掌握了系统的知识结构,编写了《国防、防灾、减灾教育》和《大学生毕业与就业指导》的教学大纲、实施方案、讲稿并组织教学。该大纲和方案现已经通过讨论并成为学院的正式教学文件。2009年,参加了院级重点课程《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建设工作,该重点课程已于2011年通过学院的验收。期间,发表论文3篇。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到所教课程中。两课具有非常好的互补资源,可以把知识的纵向和横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典型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深入浅出地阐明道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占领学生思想阵地,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把本来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讲的生动、具体、形象,课堂气氛活跃,讲课充满激情,深受学生的好评。

 

  李静,女,汉族, 1982年生,中共党员,建筑工程系讲师,乌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2005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在从教的七年中,她深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

    从2005年入校以来,她一直担任建筑工程系的《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测量》和《钢结构》等若干门主要专业课程的教授工作,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能够精心准备,积极探索同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方法。在备课时,她能克服困难,广泛查阅大量资料,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在讲课中,随时了解学生的反映,并针对学生的要求,做出适当调整;在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定时答疑、讲评作业,以此督促学生及时学好并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的各章节的重难点知识,也使学生能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她既注重教学质量,也注重科学研究,发表了多篇关于本专业技术研究的论文,参与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建筑结构》重点课程建设,同时也是《房屋建筑学》院级重点课程建设的负责人,把教学提高到教学研究层次,认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确保了教学与科研的同步进行。 
    

    

  马一路,女,1982年6月5日出生。共产党员,2004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后即来学院任教至今,现为机电工程系教师,兼任系团总支书记。
    近两年主要承担《路由和交换技术》、《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专业英语》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工作,在授课过程中,根据不同课程性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尝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之余,还进行一些教学研究工作,2011年6月,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7期上发表论文《基于B/S架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11.9年参编了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指导与习题集》,该系列教材为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已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正在参与院级精品课程《C++程序设计》建设工作。2012年根据学院的双师素质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认定办法,被学院认定为具备双师素质教师和学院骨干教师。
    近两年获奖情况: 2010年、2011年被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春季学期全国大学生CAD类软件团队技能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1年获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理工类一等奖;2012年被学院评为优秀团总支书记。

 

  史翠清,副教授,会计师,经济师,1993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从教近20年来,担任《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财务案例研究》、《管理会计》、《物流管理》、《物流综合实训》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积极探索相关课程的改革,尝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与面授教学相结合,注重向启发式、讨论式和任务驱动的教学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在2009年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文科组第一名,同年获得自治区第六届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与此同时也较为注重实践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1和2012年分别指导学生荣获第七、第八届全国沙盘模拟经营大师总决赛内蒙赛区二等奖,均获优秀辅导教师。 
    科研课题“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内蒙古电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教学成果的实施,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1年主持“物流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已初见成效。2011-2012年编写了四本国家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西方经济学》担任主编,《财务管理》、《基础会计》和《物流综合实训》担任副主编,都已出版发行。2012年主持院级课题“仓储管理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除此之外,还撰写了多篇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文章,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高级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初探”一文还在内蒙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2005年论文评选中获奖,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马秀艳,素质教育部英语教师,1979年11月出生,2004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英语专业,当年就职于乌海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7月获得了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
    从教以来,她认真备课,根据学生的水平需要合理调整讲授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学习更多的内容,互动学习,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下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做到学中练,练中学。至今已带过八届毕业生。她积极进行了教学方面的探索,发表了多篇关于英语教学方面的论文。参与了学院英语课程建设。

    

  许红霞,硕士,副教授,化学检验工高级技师,高级考评员,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化工监理师。具有20余年职业教育教学经历,近年来主要担任无机化学及实训、工程制图、化工制图、有机化学及实训、分析化学及实训、化工前沿、化工文献检索、专业实训、化工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及答辩等教学工作。 负责无机化学实验室、分析工实训室等的建设,开发实验实训项目,编写了实训教材《无机化学实训》和《分析化学实训》,并在教学中实施使用和修改完善。
    她积极进行科研教研工作,参编了高职高专化工类教材《化工制图》。负责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科研课题一项,负责主持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一项,主持建设了学院重点课程《无机化学》,并于2010年通过了验收。2011年申报了学院重点课程《分析化学》,正在进行建设工作。近三年来,发表教研科研论文6篇。每年负责组织化工系学生分析工技能大赛。多次参与乌海地区分析工职业资格考评和鉴定工作。2012年3-6月负责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分析工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取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名的好成绩。 
   

    

 

   李风华,1966年出生,高级工程师、副教授。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煤田地质勘查专业,在煤矿一线从事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矿井瓦斯地质和煤矿安全技术工作16年,于2006年承担煤矿地质、煤矿安全、矿图和瓦斯防治技术和企业安全培训等教学工作至今。 
    在教学中,她利用较丰富的矿井生产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法灵活、敢于创新,课堂上注重激发并培养学习兴趣,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欢迎。曾先后培养了300多毕业生工作在矿井生产一线,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曾获得优秀教师和假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工作中,积极承担课程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研究,曾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关于教学改革和专业理论研究方面论文。 

 

 

   李静,女,建筑工程系讲师,2004年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047月就职于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概预算》、《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识图》等课程的讲授。在教学中注重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编写05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06级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2012级造价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期间,还担任过教学秘书,班主任和实验室管理员。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