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0473-2616100 校园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要览>校园时讯>详细内容

新闻要览

锐意进取,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2015年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发展回眸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15 20:33:23 点击数量:

三羊开泰辞旧岁,金猴万里鹏程来。2015年,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学院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全体师生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全力落实办学方针,在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顾过去的2015年,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学生教育管理、党建思政、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我们这一年,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变,从传统式、封闭式教学管理向与现代产业对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方向转变。学院成功承办全区高职高专教务处长联席会议,向全区兄弟院校展示了办学成果。

我们这一年,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增设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护理3个新专业,专业总数达到40个。同时,学院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与本科院校合作试办本科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我们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合作试办了应用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首次招生100人。

我们这一年,招生就业工作成绩显著,获得“自治区具有单独招生资格高职院校”,普通高职、五年制高职共录取学生2286人。2015届毕业生850人,就业率达93.41%,荣获乌海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院投入近30万元,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入驻的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投资融资咨询、创业咨询等服务。

我们这一年,大力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获批“自治区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确定应用化工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火电厂集控运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煤矿开采技术、酒店管理、学前教育等7个专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我们这一年来,不断加大与自治区兄弟院校的合作力度,先后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河套学院、集宁师范学院等5所高校签订专升本合作协议,争取专升本名额,2015年有17名学生升入本科。同时还与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备忘录》。

我们这一年,先后与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内蒙古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包头服务管理学校、通辽奈曼旗民族职业高中、扎赉特旗职业高中开展了五年制高职(3+2)联合办学,促进了中高职衔接。

我们这一年,稳步推进示范校建设工作,依据示范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逐项落实,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初见成效;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启动了64门核心课程和34门校企合作特色教材建设工作,全面实施专业资源库建设,6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继续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引进与培养并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兼职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明显提升。

我们这一年,继续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选派教师参加校外进修、培训及交流共125人次。其中,赴国外培训1人次,为期半年下企业顶岗实践12人次,参加“双实践”活动教师下企业实践244人次,参加国家和自治区级培训20人次,参加各级各类交流92人次。同时,还有15名教师参加了全区高等学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

我们这一年,学院两名教师入选自治区第五批“草原英才”工程,其中一名教师还荣获“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学院多名教师分别荣获了“十二五”全区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先进个人、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乌海市师德标兵、乌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2015年,我们引进各类专业13名教师,增加了学院的新鲜血液。

我们这一年,加强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院继续实施院、系、教研室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度,加强课程教学标准建设,积极推进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使课程教学和主要教学环节有标准可依;大力推进和落实领导干部和教师听课评课制度,共完成听课1517节次;开展了全院范围的示范、公开课教学活动,共组织各类课程33节次,完成了评教评学活动。有效地规范了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变了学生学习状态,提升了教学质量。

我们这一年,不断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新增9个校内实训室,新增8个教学做一体教室,实训教学场地建筑面积达47410.14平米,设备总数达2873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501.284万元。我们还增加了23个校外实训基地和25家合作企业。

我们这一年,全院教师及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教学比赛、全国市场营销技能大赛、MOS大赛、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大赛、机电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会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能大赛等全国、全区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获得近80项奖项,展示了师生的风采。面向教师举办了首届信息化教育大赛、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等,面向学生举办了第三届技能竞赛活动月,开展了21项竞赛活动,参与的学生达380人次。各系部还举办了电工技能大赛、建筑装饰表现技法大赛等各类技能大赛。

我们这一年,获批6项自治区级质量工程系列项目,5项科研课题获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立项,1项科研课题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学院立33项科研课题。

我们这一年,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多方开拓渠道,构建了以奖助学金为主,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政策减免、学校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资助人数达2276人次,资助金额达860.805万元,激励、保障学生勤奋学习,培养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我们这一年,电大成人教育成果显著,招收各类成人学生1119人,电大与成教中心荣获全区电大系统绩效评估“优秀教学组织奖”,荣获北京科技大学成人教育优秀教学站,两名教师的论文在2015年内蒙古终身教育论坛上荣获一等奖。

我们这一年,乌海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第二校区)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新建服务楼、展览馆、实训馆一期、实训馆二期基础工程施工完毕,钢结构主体全部安装完成。大门入口、办公楼、核心参观区等部分改建工程基本完成,平整场地1000平方米,完成部分外网工程。

我们这一年,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顺利开展,完成各类社会培训12416人次,其中企业技术人员培训1660人次,为企业新员工等培训10756人次,实现收入195.44万元。完成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2040人次。学院被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全区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我们这一年,开通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做好了与校园网、校报的结合融合,发稿600多篇,很好的宣传了学院的办学成果和建设发展情况。学院入选国家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单位,投入资金513万元,用于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快了学院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我们这一年,思想理论武装工作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加强了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创新学习形式,注重理论研讨,全年完成14次集中学习。学院明德大讲堂荣获“乌海市示范讲堂”,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和校内领导为师生讲座10多场。学院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面向全院教师征集思想政治教育论文70多篇,1篇论文荣获自治区高教学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5年年会一等奖。

我们这一年,以乌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契机,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加强全院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全体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面向全院师生开展了新校训征集活动,征集到原创校训方案80多个,最终确定“崇德乐学 尚技强能”为我院新校训。举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竞赛、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图片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榜样青春”十大青年学子评选等多项活动,选树“四德”先进典型,在校园内布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爱校情怀。学院荣获“乌海市书法示范学校”,“校园十大自强之星评选活动”荣获全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我们这一年,校园综合治理及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先后举办两次大规模消防、地震演练活动,举办食品安全培训班等,加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对学生校卫队的培训,增加技防投入力度。学院荣获乌海市社会综合治理考核实绩突出单位。

我院这一年,根据《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成立了章程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学院章程制定工作,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对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方向、办学层次、专业门类、专业设置等办学基本内容作了规范,确立了依法治校、教授治学等方面的原则与框架。

我们这一年,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年度目标管理。先后出台《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年度目标管理工作(系部、电大成教中心)实施方案(试行)》、《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职能处室、中心)实施方案(试行)》、《乌海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方案(试行)》,开展年度工作实绩考核,进一步夯实学院中心基础工作,提高学院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激励了全体教职工的干事创业劲头。

我们这一年,学院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均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召开四次党建工作推进会,全面做好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各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提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2016年开始之际,我们每一个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人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当中,内心有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积极态度,激励着我们勇敢向前,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 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