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系举办第三届“意面桥”模型制作技能竞赛
11月4日,建筑工程系第三届“意面桥”模型制作技能竞赛在二号实训楼工程测量实训室举办。本次竞赛共有来自建筑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五个专业的10支参赛队、共37名学生参赛。
经过一天的比赛,最终来自2018级给排水工程技术班的董吉虎、冯仿仕、程思龙、敖慧特制作的“意面桥”模型荣获一等奖,来自2017级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班的高健国、鞠志远、徐卫东、高婧、王燕制作的“意面桥”模型以及2017级建筑工程技术2班的李平、杨明亮、刘政、梁伟光制作的“意面桥”模型荣获二等奖,来自2018级建筑工程技术班的祁宝吉、陈旭、张焱、孙浩然制作的“意面桥”模型、2017级城市轨道交通技术1班的金玉泉、乔斌、齐家旺制作的“意面桥”模型以及2017级城市轨道交通技术2班的郑伟、张慧东、李宁、陈晟制作的“意面桥”模型荣获三等奖。
所谓“意面桥”,是指用意大利面(条)制作的桥梁。其制作原理与钢结构桥梁的钢构件制作及其装配原理相类似,即先设计好桥梁模型所有构件的加工图和整体装配图,然后将意大利面(条)加工制作成图纸上所规定的形状与尺寸的构件(即“意面构件”),最后再将这些制作好的“意面构件”按照整体装配图组装(一般是利用热熔胶枪加热融化固体胶连接意面构件)成型。本次竞赛赛制要求各参赛队伍用给定的意大利面条设计制作意面桥模型,要求桥身长度≥25cm、宽度≥7cm、高度≥4cm。赛制还要求在规定的空间尺度范围,尽可能提高桥身的承载力,最大者胜;当承载力相同时,桥轻者胜;当承载力和桥身重量相同时,用时最短者胜。
比赛过程中,为了使自己设计制作的桥梁模型能够获得好成绩,每个参赛队首先都要通过集体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后再确定设计方案并画出图纸;之后,队员之间分工协作小心翼翼地将一根根看似“脆弱”的意大利面条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中的样子装配成型。最后,当看到自己制作完成的“意面桥”模型展现在眼前并且能够承受较大的重量时,同学们都感到非常的惊讶和自豪。比赛期间,指导教师还对同学们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专业指导,并解答同学们关于专业方面的问题。
本次竞赛的举办不仅检验了建筑工程系学生利用力学与结构等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为建筑工程系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交流与技能展示平台,较好地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互学互助,共同提高”的办赛目标。(供稿/石磊、李燕 审核/陈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