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平台
2011年,乌海市在自治区率先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的高等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这是市委、市政府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区域内教育和经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1月26日,我市召开了高等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乌海市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将整合全市优质职教资源,联合多所中高等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工业园区等,构建运行高效、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平台,这对乌海市建设职教强市,推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月26日,对于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按照“职业院校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路子”的要求,市政府进一步整合乌海市职业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在市高等职业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组建乌海市职业教育集团,为学院进一步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搭建了新的平台,促进校际联合、政校企合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以建设自治区示范高职院校为目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现已建成适应乌海及周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化工、煤炭、机电、电力、建筑、管理、学前教育七大门类37个专业,连续3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多年来为我市培养输送高职毕业生7453人,分布在全市各行各业,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和管理骨干,社会培训人员达43000多人次,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
近年来,学院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政校企合作、课岗证融通”的办学育人模式,加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院与乌海市3个工业园区签署了校企全面合作协议,与神华乌海能源有限公司等106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和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签署了合作协议;建成校内实训室90个,教学和操作一体化教室5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8个。合作企业为学院提供实训岗位近400个,学院为企业订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850人,校企共同开发课程61门,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实践教学工作。
学院进一步加强中高职衔接的“五年一贯制”招生和培养工作,在与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五年一贯制”招生培养的基础上,又与赤峰市宁城县职教中心、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职业高中、兴安盟扎赉特旗职业高中达成合作培养意向。乌海市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后,学院又与千里山工业园区管委会、乌达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海南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乌海华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陕汽乌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多家园区、企业成员单位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目前,乌海市职业教育集团共有理事单位89家。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牟占军表示,学院将抓住这次机遇,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中高职紧密衔接、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使乌海市职教集团成为内涵丰富、效果显著、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提高我市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实训基地各1个,其中,重点建设项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通过验收,并在全国展示;建成3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6门精品课程,有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多个团队和个人在全国、全区技能大赛中获奖,2013年荣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先后荣获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等多项荣誉;学院已跨入自治区首批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行列。 (郭秀莲 文/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