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0473-2616100 校园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要览>校园时讯>详细内容

新闻要览

【人民网强>国社区>大学生论坛】乌海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2-23 09:35:57 点击数量:

http://bbs1.people.com.cn/post/80/1/2/142145489.html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实践、成才报国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学院团委结合自治区团委等单位《关于开展2014年全区大中学生“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让青春在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中出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今年暑期,我院团委共派出“文化艺术--送文艺下乡”,“基层宣讲--感恩核心价值观”,“美丽中国--保护母亲河”,“彩虹人生--敬老助残”4支小分队,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14年6月20日晚,由乌海学院团委主办,海区海北办事处温馨社区协办的“为祖国勤学修德 以实践明辨笃实”--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送文艺演出进温馨社区暨第十五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在海区政务大厅门口隆重举行,为乌海学院2014年三下乡拉开了序幕。

演出现场,院团委社联志愿者协会成员,为大家表演了朗诵《矿工情》,歌曲《唱起草原的歌》、《我相信》、《海阔天空》,舞蹈《祖国颂》,动感韵律操,街舞,武术&双节棍,青春校园SHOW等精彩节目。

7月1日晚,在党93岁生日当天,乌海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携爱走基层”团队又来到乌海市人民公园北门广场,以“守望相助中国梦 团结奋斗校地情”为主题,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演出在队员们动感激情的乐队表演《光辉岁月》中拉开了帷幕,之后,乌海学院志愿者和社区文艺爱好者表演的歌曲、诗朗诵、快板、新疆舞、啦啦操、爵士舞、校园T台秀等精彩节目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好评。

7月30日晚8点,乌海学院“携爱走基层”团队队员受邀到乌海市滨河文化广场参加“盛世中国梦 美丽滨河情”--乌海市第十八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滨河新区专场文艺演出,并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此次送文艺下乡活动作为我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端,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以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节目,到基层开展巡回演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乌海学院“携爱走基层”团队制定了暑期送文艺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切实做好了前期宣传准备、组织开展和汇报总结等相关工作,并为活动提供了全面保障,指导活动有序的开展。


 

为群众发放宣传单

2014年8月3日至7日,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感恩核心价值观·基层宣讲”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乌海市人民公园,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入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基层宣讲工作深入到街道社区,深入到群众中去。

在活动开展之前,整个“感恩核心价值观”实践小分队队员积极开展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团委老师对队员进行培训,使每个队员都明确活动当中应该宣讲的各项政策,并提前印制好相关宣传资料、手册和调查问卷。队员们事先规划好活动的整个行程,并将活动的开展分成两组来执行:一组将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手册和调查问卷;另外一组将与居民们进行交流探讨。

具体的行程划分为5天:8月3日下午,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感恩核心价值观”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队员来到了乌海市人民公园,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了一场精心准备的演出,并与居民朋友们互动,充分调动了队员们和居民朋友的积极性。接下来三天,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感恩核心价值观”队队长宋坤辰同学带领队员们为广大居民分别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等。

在讲解的过程中,小分队队员侧重以“尊老爱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践课题,旨在了解老人,关爱老人,走近老人,并为办事处城镇留守儿童们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暑假作业辅导。

活动开始之前,居民朋友中很多都对十八大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可能他们会常常看到有人在宣传十八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8337”,但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或体会其精神,通过队员们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解,不少老党员同志们能够和队员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他们还联合乌海的实际情况与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政策,就当前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六道亮丽风景线等进行交流探讨和建言献策。

活动最后一天,队员们在乌海市人民公园对居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答卷中看出,经过我们“感恩核心价值观”实践小分队的不懈努力,大家对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等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次基层宣讲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机会。让青年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奉献社会、服务群众,提高了个人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展示了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服务队的青春风采,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化、社会化和民众化。


 

黄河边清捡垃圾

    2014年7月31日上午,乌海学院“美丽中国--保护母亲河”暑期“三下乡”小分队的志愿者一行20多人来到乌海湖畔进行垃圾清捡志愿活动。9月13日上午,“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小分队再次来到乌海湖,一起沿湖岸捡饮料瓶、烟头、玻璃碎片等生活垃圾。

经过精心打造,美丽的乌海湖带给乌海人民“水清、地绿、天蓝、气爽”的优美生态环境。然而,随着游玩、驻足的人数增多,乌海湖畔总会有一些饮料瓶、食品包装等废弃物,给美景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我院“三下乡”小分队的志愿者们在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行动。他们携带了垃圾袋、手套等工具,来到乌海湖畔,集体捡垃圾,清理废弃物。为了保护母亲河,保护乌海湖美景,志愿者们下一步还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向乌海市民广泛宣传,呼吁人人都要有颗公德心,不随处乱扔垃圾,共同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乌海湖捡饮料瓶、烟头、玻璃碎片等生活垃圾



   乌海市蒙古额吉老年公寓,位于乌海市海北村,这里共生活着40多位老人,大多数为孤寡老人或疾病患者,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最年长者103岁。 9月4日下午,乌海学院“用爱把巢变家”志愿者团队一行30余人赴乌海市蒙古额吉老年公寓参加敬老助残志愿服务。

为了不影响老人的睡眠时间,四号下午三点我们准时抵达蒙古额吉老年公寓,公寓的护理人员早已迎在了大门口。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实践任务,实践开始前,从郝院长那里我们了解了敬老院老人的一些基本情况,也知道平时过年过节的时候,有的中小学校也会来探望老人,进行志愿服务,老人们对这样的活动也是非常喜欢并盼望。当天我们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歌曲、舞蹈、相声等文艺节目,并搀扶老人进甲,帮老人们打扫卫生等,由于中秋将近,我们还给老人们带来了月饼和葡萄。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匆匆流过,很快,就到了老人们的开饭时间,我们的活动也结束了,大家迅速的收拾好东西,跟老人们依依道别。看着老人们眼睛里的泪水一直打转,大家心里也很难受,这不是我们第一次与这些老人们相处,但每次的相处都会受到心灵的冲击。很多队员也都含着泪说“爷爷奶奶!下次我们还来看您!”

我们选择实践的蒙古额吉老年公寓,虽然也有家里有子女的,但大多是孤巢老人,而且大多数年过古稀,身体都已经行动不便。我们的出现使略显寂静的敬老院一下子活跃了许多。尤其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年过古稀的老人听到大家亲切的喊他们爷爷奶奶,都非常激动。从第一次进行实践,我们就被这群老人感动着,这群老爷爷老奶奶都迫不及待的与我们分享着他们的宝贝,每个老人都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这让我们激动不已。从院长那里我们了解到每年都会有几批学生来这里进行志愿服务,老人们都很喜欢年轻人这些服务社会的做法。为了传播我们的志愿精神,唤起更多人对老年人的关注,学院团委经常通过微博、微信、宣传片等途径向他人宣传我们的志愿活动,呼吁更多的青年朋友加入到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中来。


    帮爷爷奶奶打扫卫生


    陪奶奶聊天

大家清洗带去的葡萄

给爷爷奶奶们发月饼盒葡萄、看演出

和奶奶聊天,吃月饼

给爷爷修剪指甲

陪奶奶聊天

扶老奶奶散步晒太阳

    此次三下乡活动能顺利完成,离不开学院领导和团委老师的大力支持。现将本次活动的关键因素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团队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团结的力量是无敌的,在院团委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同心协力,共同进步。

二、学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相比起其他三下乡团队,我们在学院领导和院团委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了活动的经费问题,顺利的跟乌海市相关社区和公园还有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并为我们解决了运送学生的大巴车,以及服装道具等问题,确保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居民热情的招待与配合。三下乡离不开人民,我们的志愿服务在群众中获得一致好评,因此实践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各界的大力支持。


志愿者合影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