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为社会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我市办人民满意教育系列报道之四·职业教育篇
记者了解到,近3年,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每年订单委培学生占总招生人数的80%,每年与20多家企业或用人单位签订1200多人的订单委培协议,去年订单委培学生增加到1400多人,多数企业能正常接收委培学生实习和就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召开多次现场招聘会,学生稳定的就业企业达80多家,就业率逐年上升,连续3年初次就业率超过90%,学院荣获自治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在大学生就业最难季,职业教育却有如此喜人的就业形势,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近年来,市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办学成果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已走在自治区前列,我市创自治区级示范性职业院校指日可待。
一条龙校企合作
闯出坚实的就业路
3月21日,春风怡人,天气晴好。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派繁忙景象,这里正在举行12个专业35个项目的技能大赛。记者到幼师、机电液压、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石头彩绘、焊工等现场观看了比赛,学生全是动手操作,实战性很强。技能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技能和才艺,并为参加自治区技能大赛推出优秀学生。学校还邀请了十几家订单委培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到现场观看比赛,引起社会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广泛关注。
市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多层面的“校企合作”,与我市周边5大工业园区的20多家企业建立了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关系。建立2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每年安排500多名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招生就业处主任王京中介绍,在招收每一届学生之前,很多企业就开始和学校签订订单委培协议,今年4月开始招生,现在已有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等6家单位签订了430名学生的委托培养订单协议。
学习工民建专业的王乐告诉记者,他2011年5月进入内蒙古长城建筑安装公司实习,现在是一名技术员,去年开始负责一栋楼的工程技术,每月工资5000元。
赵海丽初中毕业后选了学前教育专业,两年前应聘到一所幼儿园当老师,工资将近3000元。她说:“在学校学了钢琴、舞蹈、声乐、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幼儿园老师必须要有这些专业知识,领导才能认可,孩子才会受益。我热爱这个专业,喜欢孩子。”
胡争气学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现在是吉兰泰盐化公司的电工。“感谢老师的教育和引导,我在学校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单位很受领导的赏识,我现在还在实习期,工资挣到3000多元。”胡争气说:“初中毕业没有考好,想出去打零工,现在很庆幸当时来学校学习,有了一技之长,为以后的生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康慧芳和李如月是工美专业的学生,去年升上大专。“我们这个专业可以学到很多技术,有陶艺、油画、平面设计、扎染、石头彩绘,我们的就业渠道有很多,可以做广告设计、也可当美术教师。”现在,她们已经找上了工作,利用星期六、日教美术课,康慧芳是一所美术学校的助教,李如月已当上了主讲老师。
市政府要求中职教育要依托乌海市的社会实际和市场要求,逐渐向三产服务方面转变。根据乌海市发展的需要,招生就业处老师深入企业调研,根据企业需要设置专业。校长韩连山告诉记者,今年旅游专业、物联网专业、护理专业计划招生,烹饪专业去年开始招生,现在各个酒店已把学生订走了,学生没有毕业就有就业出路了。“乌海的转型需要这方面的实用性人才,专业设置必须要有前瞻性,为打造城市化进程服务。”
政校企共同参与
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
记者来到乌海职业技术学院,这里真可谓是厂中校、校中厂。记者在化工总控工实训中心看到,大二学生马鑫和他的同学正在上精馏实训课,他告诉记者,一个星期上三四次实训课,亲自动手做,实操能力得到了锻炼,将来进了企业,操作会很熟练。
在焊工技能训练中心,大一学生郭建晨露出灿烂的笑容,她说:“选这个专业是因为喜欢,我们班51名学生有两名女生,师傅和同学们特别照顾我。”她把和同学们用废料焊接的一个桌子和一个鞋架拿给记者看,表现出一种成就感。这个星期他们在学习圆筒焊接,师傅要进行打分。
记者走进钳工技能训练中心,同学们在学习锤头制作工艺,辅导老师陈德勇告诉记者,让学生把课堂上学的理论和实践联系到一起,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为将来工作打基础。现在对学生实行工厂化管理,正常上下班,工具摆放整齐,要穿工作服,将来进了工厂就会很规范。
在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训练中心,一边是课桌,一边摆放着液压原件,王利群老师称之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同学们正围在一起进行拆装训练。王老师告诉记者,学生在多次拆装的过程中,了解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毕业后去了工厂,知道怎么下手,怎么把设备修好。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功能校内实训室90个、校外实训基地78个,有106家合作企业,极大地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学院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岗位标准直接引入课程内容中,实行学生职业资格鉴定与专业考试相结合。构建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与职业岗位相一致的岗位资格证书。
通过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与学院的主动对接,乌海市多家骨干龙头企业纷纷与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依据协议,政校企三方共同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各方生产、教学、服务、人力等资源条件合作开展职业教育,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一类教育。”市教育局局长高雄文说:“职业院校一定要紧盯市场,开设市场急需专业,培养社会急需、企业满意的实用性技能人才。”
学生在上精馏实训课。
同学们完成了圆筒焊接作业,高兴地欢呼起来。
学生在进行汽车二级维修和车轮定位技能比赛。
在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比赛中,学生在安装发动机。
在石头彩绘比赛中,学生在石头上绘出美丽的图案。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