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严三实”增进公仆情怀
看了《焦裕禄》电影,深受教育的一个画面萦绕脑际。五十多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当他走进兰考这片贫瘠的土地,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和漫天的黄沙。让兰考人民摆脱穷困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家庭的幸福,使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工作在第一线,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最后长眠在为之耗尽了心血进行治理的沙丘下。二十年前看电影,我就很感动写了一首诗发表在辽宁《芒种》诗文报上
观影片《焦裕禄》送葬场面有感
你的身躯
是一块放下的纪念碑
你的名字
是一颗不落的晨里
棺木后
流动着希望的长龙
沙丘上
生命结成了绿色的永恒
也许
你是大树上的一片叶
落下
是因为对沙丘爱得太浓
《芒种》诗文报
当年的黄沙飞扬,如今已是泡桐如海;昔日低矮的茅屋,已成独家小院;饥寒交迫的日子也早就一去不复返了。百姓富裕了,人民幸福了,焦裕禄用生命绘制的“兰考梦”,如今已在兰考大地成为现实。
“父老生死系”,心里装着人民,一切为了群众,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这就是焦裕禄精神之所以感人至深的恒久魅力。“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焦裕禄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在简陋而潮湿的办公室里,他和干部群众一起规划兰考的宏伟蓝图;在北风呼啸、飞沙漫天的田间地头,他和群众一起挥锹劳动;在寒冬雪夜,他踏雪百里把救济粮食亲手送到孤寡老人的手中。“我是你的儿子。”焦裕禄对双目失明的张晴老大娘说的这句话,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全部忠诚,同时也让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位人民的儿子。
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焦裕禄精神之所以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高度契合,就在于它的核心是“为民”二字,实质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深刻表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祛除这个最大危险,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为什么焦裕禄同志铸就了焦裕禄精神?为什么他能把宗旨意识贯注到工作、事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转化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自觉行动?关键就在于他对自己处处要求严、始终苛求实。从“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到“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再到“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严与实乃是焦裕禄同志一生最为厚重的底色。我们说焦裕禄精神与“三严三实”的要求高度统一,就在于自我要求的严与实,是成就焦裕禄精神乃至一切精神楷模的基本路径,是成为好党员、好干部的重要素养和方法。把握了自我要求严与实这个关键,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以“三严三实”弘扬焦裕禄精神,方能深学、细照、笃行,焕发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新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评价焦裕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这为把教育实践活动推向深入指明了方向,为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树立了标杆。
习近平同志强调,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防微杜渐。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告诫,摆正公私关系,秉公使用权力,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为官从政之道。为官从政,既体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三严三实”深刻揭示了为官从政的内在规律,是我们履职用权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拿出更多时间、抽出更多精力,深入到群众中去,在与群众同甘共苦中增进公仆情怀。努力做一个好官。什么是好官?古往今来,老百姓都认为,好官就要清正廉洁,品行端正;好官就要亲民爱民,造福大众;好官就要无私奉献,不图虚名;好官就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好官,焦裕禄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个。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坚决反对特殊化,坚持同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泡桐几百里,造福兰考人民;他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心里装着兰考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的事迹和以他名字命名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感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因工作而忘我,因奉献而升华。“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老百姓就像一面镜,知道你是浊还是清……”焦裕禄这样的好官永远不会被老百姓忘记,永远会为世人所称颂。
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谋事创业之要。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就要做好谋事创业这篇大文章。 “三严三实”对党员干部谋事创业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特别是要始终秉持 “落实、落实、再落实”的理念,大力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敢于直面改革发展难题,善于应对复杂严峻局面,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坚决不做不敢作为的庸官、不愿作为的懒官和无所作为的昏官。要强化责任意识,看准了的事情、定下来的工作,就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向前推。
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做人正己之基。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官先做人。 “三严三实”鲜明提出了党员干部做人处事的底线和原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人生信条。
我们必须把善养浩然正气作为重要课题,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凡事出以公心、主持公道;坚持正气正派,做老实人不当“老好人”,面对不正之风敢于亮剑、敢于斗争。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以行动验证表态、用实践兑现承诺培养容人容事的气度、从善如流的雅量,在团结奋斗中促进和谐。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把我们的事业办得更好,积极推进自治区示范校建设进程,办好人民满意的乌海学院。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张佳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