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0473-2616100 校园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要览>校园时讯>详细内容

新闻要览

坚守中国梦 加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3-07 10:35:23 点击数量:

2012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象的表达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昭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中国梦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共鸣,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动人旗帜。

一、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我们在回忆思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从哪里来的同时,高度重视今天社会精神层面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对当前社会道德积弊的矫正。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近几年,有人摔倒在街头你扶不扶却成了人们需要思考的一件事。名为《扶不扶》的春晚小品,勾描世相,意味深长。“扶老人反被讹”由最初的新闻事件变成了一个略显沉重的社会命题,反映了道德重建的普遍焦虑。

教书育人是教育事业的神圣使命,但多年来,应试教育压倒一切,素质教育成为纸上谈兵。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生源素质下降,教学质量缩水,大学生缺乏合理的人生规划,去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少,在寝室睡懒觉、玩网游的人越来越多;不参加社会实践,不关注时政,缺乏基本的社会实践能力,家长耗费高额学费培养的家庭支柱,一毕业即失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理想信念模糊成为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比较主要的问题。一些大学生思想消极颓废,心灵空虚,不思进取。少数大学生的思想中,已经滋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的稗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理想危机。而这种情况在高职学生中尤为严重。  

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的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失、精神迷失。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要重新唤起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达到崇高境界的激情,对时下道德积弊进行矫治。笔者认为:中国梦奋斗目标的提出,对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1.高职院校对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不够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和老师没有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高职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只要学生掌握了必须的职业能力,能顺利就业就行了,致使理想信念教育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处境。
  2.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和学生思想实际脱节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学习条件、思想价值观和心理素质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思想观念上,当代高职大学生呈现出诸多矛盾性特征。他们渴望祖国富强,憧憬自由、幸福,向往和平、发展,却又害怕社会竞争,逃避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对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有抵触厌倦情绪。反应在价值观上则表现为人生理想趋向现实,价值标准注重实效,人生幸福追求实在,择业观念偏重实惠。而当前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充分认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教育方法陈旧,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够。
   
三、坚守中国梦,加强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1.坚守中国梦,加强对学生的历史主义教育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现在的高职学生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历史知识匮乏,不利于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历史教学承担着让学生了解中外历史知识的重大责任,对学生形成基本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反映了国家对历史发展过程和重大历史问题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态度,其意义超出了历史教育本身而与现实有着直接关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高职院校要重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以探索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发表各自对问题的看法,使学生不知不觉之中投入到学习的殿堂中来。通过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专题演讲、辩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增强大学生思维方法的掌握和思维能力。

    要教会学生运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典理论来分析、解释种种现实问题,既不丢老祖宗”,又能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对近代现代历史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进一步树立历史唯物史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将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联系

    中国梦用最简洁的文字、最生动的意象、最凝练的思想,向世界宣告了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对未来的向往。中国梦与非洲梦、亚洲梦、世界梦是息息相通的。经济全球化空前拉近了国与国的距离,互联网则进一步拉平了这个世界,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高职学生没有关注世界、关注时事的习惯,认为是否关心时事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无关,对世界时事缺乏深刻的思考,没有个人独立的意识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关注世界、关心时事很重要,大学生即将踏上社会,只有了解世情、国情,才可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

    少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引导高职学生多关心世界时事,从而培养更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洞察力,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3.以中国梦为统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用中国梦引领校园文化,主要是将中国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凝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努力让校园里的所有学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以良好的育人环境,潜移默化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影响,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真正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增进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中坚力量与骨干队伍的榜样示范作用,重视培育选树学生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形成为实现中国梦团结奋进的正能量。

    以中国梦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把中国梦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中,引导广大学生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要把中国梦融入校园生活之中,注重思想观念的引领,注重行为规范的约束,注重日常生活的养成;要把中国梦融入榜样教育中,通过培育选树先进典型,感召广大学生在实现梦想的征程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为学生搭建筑梦、圆梦的舞台,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全面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

                                                                  (学院党委委员、学生工作处处长 武俊丽)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