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性修养 突出作风建设 做学院师生员工满意的公仆
自参加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参加了不同层级的集中学习、交流讨论、观看影片等活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了刘云山、赵乐际等领导同志关于教育实践活动和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乌海市委书记侯凤岐关于教育实践活动和作风建设的讲话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入党为什么,当干部为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始终是萦绕在我脑海的一个问题,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在我内心深处有了日益清晰的答案。
一、入党为什么
回想当年入党时,正是受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和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的感召,向往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于是我积极申请入党。大学期间,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有机会入党,反过来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入党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带着这种崇拜英雄,渴望荣耀的初始动机和目的,我于1991年1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随着党龄的增长,这种初始的动机逐渐发生了变化。我认识到,党员的称谓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重温了党史、党章,重温了誓词,我感到自己对“为什么入党”这个问题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入党绝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而是一种要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奉献给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形式。不仅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行动上入党。
首先,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党员的本色就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为共产主义的不懈奋斗中。马克思主义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也不是信口拈来的纸上谈兵。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最终归宿。真正的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使人民群众觉悟,去带领大家一起奋斗,我们就能最终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美好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告诉我们,苏联政权的垮台正是由于苏共党员信念的坍塌而导致的,使人震撼,发人警醒,引人深思。
其次,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这是永葆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细胞自身的素质至关重要。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各种考验面前必须自重、自警、自励、自律,自觉抵御各种消极腐败的侵蚀,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三,要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教职员工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要立足本职,勤奋工作,任劳任怨,自觉奉献。要注意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教职员工,依靠教职员工,服务教职员工。党的领导能否保持正确,取决于党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毛泽东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从群众中来,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建议和经验收集起来,经过分析综合,加工制作,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已经形成的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再拿到群众中去,进行宣传、解释和贯彻,并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当干部为什么
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在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由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被任命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市政府党组成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对“为什么要当干部”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能当干部是组织对个人的一种信任,也是组织对个人价值的一种认可,更是组织对个人赋予的责任,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干部是一面旗帜,引领群众向前进;干部是“纽带”,上传下达,反馈群众的声音。干部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可是如何当好干部,当干部又该做些什么,才不会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嘱托呢?
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履职担责。周恩来总理说:当干部,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干部是在社会管理各领域中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干部的身份意味着责任。人民赋予了我们一定的权力,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带领大家正确前进,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正确行使权力,贪图个人名利享受,就是渎职,是犯罪。更不可能把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相结合,实现自我价值。当一名好干部要有德有才,常怀仁爱之心。做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把群众的冷暖、疾苦、困难始终放在自己的视线以内,把群众的满意、答应、幸福作为工作的风向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为官以德,群众观察最清楚,感受最深切。当干部还要有一颗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勇挑重担、乐于奉献的赤子之心。
其次,要为党树立良好的形象。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代表,能否树立公仆形象,与广大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党的执政根基。党员干部要过好权力观,名利观,要常怀律己之心。律己之心贵在经常,也难在经常,关键还在“心”上。心正,才能反省修正自己,事事小心,洁身自爱,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做到“慎欲”防诱,“慎微”防变,“慎独”防盈,为官清廉当“守一”。把“常怀律己之心,常怀敬畏之心”作为思想道德和党性修养的座右铭,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以严格自律的行动落实党内监督法规要求,提升思想境界,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身不正,其令不行”,如果我们做干部的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党的执政地位,群众就会不答应。
第三,要紧密联系教职员工,切实为广大师生员工谋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党员干部汲取智慧的源泉。要问政于教职员工,问计于教职员工,善于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结师生员工创造的经验。要坚持换位思考,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人民群众的评价是检验干部工作好坏的镜子,是民心向背的晴雨表。只有常照镜子,才能知道衣冠是否端正,才能少生病不生病。要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落实好学院党务院务双公开,财务预算、收支公开。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修正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要经常深入到师生员工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做到这些,我认为无非两条,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公而忘私,廉洁自律;二是不搞花架子,做工作勤勉务实。作为院长,我要坚决反对“四风” ,做出表率。
三、为后人留下什么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领导干部要为后人留下什么呢?如果是为了给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那么错位的政绩观就会占据头脑, 热衷于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做表面文章。与之相反,若心里头装着“执政为民”的理念,就会为群众留下无穷的福祉。作风上必然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自然不会沾染“四风”。因此,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照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自觉地将政绩观正一正,将党性修养提一提。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干部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就应该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勤勉敬业,务实进取,做到不辱使命,留下点什么。作为乌海学院院长,我考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留些什么。
一要留清晰的发展思路。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学院要明确清晰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准确的办学定位。要坚持以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成人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社会服务。坚持以工科为主,优化发展其他专业。立足乌海市,面向内蒙古,辐射中西部,充分发挥学院人才优势,为自治区新型工业化,特别是为乌海市转型提质、富民强市战略服务。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技能人才。遵循现代职业教育规律,按规律办学,将学院建设成为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办学效益更加突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的自治区级示范高职院校。
二要留科学的办学机制体制。要不断深化“政校企合作、课岗证融通”的办学育人模式。依托乌海市高等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全方位深化与地方政府和各大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促进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深度融合,努力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使学院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不断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积极探索“课岗证融通”育人模式。紧紧抓住服务面向地区经济发展主线,以培养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为落脚点,以“零距离”上岗为目标,在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时,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试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
深化院系两级管理,激发办学活力。进一步深化院系两级管理,积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院系权利和责任,明确部门岗位职责,扩大系部办学自主权,充分优化和利用教育资源,激发院系办学活力,构建一个责权明晰、运作有序、科学灵活高效的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要留坚实的发展基础。要立足当前,总结经验和成果,坚定办学方向,坚定发展信心,着眼长远,为学院今后的发展打牢基础。要创新机制,创造条件,加大引进培养力度,努力创造“引得进、干得好、上得去”的人才发展环境。推进双师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制定教师培训计划,通过不同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及科研水平。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地区人才需求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要加强专业建设,做好课程改革与实施,全力推进“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四要留风清气正的大学文化。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全面开展抵制“四风”活动,在全院开展形式多样的狠抓“教风”、“学风”、“工作作风”的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通过认真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集中解决如制约学院发展、影响师生利益等突出问题,并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要长期贯彻执行,踏石有印,抓铁有痕,营造学院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大学文化。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常青)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