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立德树人 启智润心 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出彩人生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深入贯彻“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抓住“强国建设、职教何为”这一时代命题,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梦想同实现伟大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出彩人生。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思想道德根基
一是重视形势政策教育。面对高职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着力增强党史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自治区领导、乌海市领导连年到校讲授思政课,校领导班子成员为师生宣讲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每学期至少举办4场大型报告会,各基层党组织的小型报告会形成“半月期”模式,将时事政治、法治教育、民族团结、传统文化等主题融入其中。举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奋斗的我、最美的国”等主题宣讲,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
二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全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规范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课程,设计课堂讲授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守正创新中用好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利用内蒙古“六五四”小三线遗址、海勃湾区红色文化收藏展馆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安武名师工作室”作为自治区第二批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在逐年强化建设。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首批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已结项。
三是强化培根铸魂育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和社科基地作用,全力推进学生思想教育质量,明德大讲堂被评为区市两级示范讲堂。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中华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强化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做好了“选苗育苗”,每年发展学生党员80人左右,引导学生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尚。
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筑牢成才圆梦之基
一是结对帮扶解决实际问题。严格落实“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深化师生结对帮扶工作,为困难学生推荐20余类勤工助学岗位。积极响应乌海市委市政府政策,为乌海籍和乌海对口帮扶的兴安盟扎赉特旗籍学生减免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坚持每学期召开不同层面的学生座谈会,做好学生思想动态调查研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每年5.25期间均开展“感受幸福·快乐成长”等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
二是社会实践磨炼品格意志。成立“用爱暖巢”敬老助残服务队、“保护母亲河”环保服务队、“关爱留守儿童”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组织学生深入包联共建社区、乌海湖畔、人民公园等地做公益、献爱心。连年开展“捐献青春热血·彩绘人生画卷”无偿献血活动,累计献血近50余万毫升,荣获“乌海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在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期间,坚持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文化建设彰显育人功能。建成“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校史馆、书画展室等文化阵地,自治区文明校园复查通过。连年举办“书香校园”品牌活动,开设书法选修课程,获评“乌海市书法示范学校”。大力弘扬“白杨林建校精神”,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组织开展“红色家书”诵读比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爱国主义影片进校园等活动。设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做好了国旗进教室。策划拍摄多部微视频,“师生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微视频获乌海市“网民最喜爱的短视频作品”。
注重典型培养选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积极选拔。注重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从全校学生中层层推荐、优中选优,树立全校师生认可的先进典型。近年,崔泳辰同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董慧清同学荣获内蒙古大学生“桃李之星”提名奖。连续多年开展“榜样青春——十大优秀青年学子”评选表彰。
二是注重宣传。利用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宣传典型。深入开展“励志典型——用身边的故事感染每一位学生”系列宣传报道活动,推出“热心公益的道德模范邬雨航”、“保卫校园安全的退役大学生赵渊”等典型,用他们的故事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图强、成长成才。
三是开展宣讲。举办优秀校友重返校园活动月,让校友讲述他们步入社会后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激励在校生努力学习。先后邀请内蒙古微能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东阁、中国建设银行乌海分行部门经理李陈龙、乌海市飞越传媒公司总经理闫磊等优秀校友返校宣讲。
凝聚思想伟力,打好精神底色。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画好了“同心圆”、奏响了“同心曲”。广大青年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确立了人生梦想,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开拓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文/陈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