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0473-2616100 校园地图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

自治区优秀辅导李永杰先进事迹材料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29 16:05:56 点击数量:

李永杰,男,1974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系副主任,系辅导员。从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基层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担任辅导员工作长达7年,凭借自己担任十年班主任积累下来的管理知识和工作经验,依靠班主任工作积累的实践,扎扎实实的开展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并结合学院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管理工作积极研究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先后被评为乌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被评为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学生工作者。

一、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钻研辅导员工作

十七年从事高校学生工作,深深地认识到学生管理的重要。虽然自己具有了一定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经历和经验,但是深知高校的学生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这就要求自身学习和提高一刻也不能放松。因此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系党总支书记不但自身努力学习,同时带领系广大师生尤其是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努力学习,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和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和管理制度。多次参加全国各类高校学生管理、辅导员培训班,每次珍惜难得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向名师学,向同行学,学习辅导员工作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经验。并将这些运用于学生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动服务学生,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就业指导工作

1.制度管理学生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往往层次不齐,很多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需要对他们严格管理。本人亲自起草了《机电工程系学生会管理制度》、《机电工程系学生考核办法》、《机电工程系学生考勤管理办法》等,并多次进行了修订。用制度管理学生,学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 真心教育学生

针对现在高职学生基础差的特点,尽最大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与班主任、任课教师认真分析,以不同的形式教育学生,以心换心,用真心教育学生。比如有的学生年龄较小,远离家乡,缺乏生活和处理问题的经验,安排学生会干部一对一的提供服务,温暖他们心灵,让这些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学生违纪时多听他们的“解释”,在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有误解时多与他们沟通,在学生情绪低落时多给予安抚与激励,以自己的心暖学生的心,获取学生的信任。本人所在的机电工程系2011年被评为学院学生管理先进单位。

3. 尽心指导学生就业

针对毕业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静下心来分析学生就业心理,组织开展就业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活动,端正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机电工程系每年就业率达95%以上;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联系,为毕业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就业机会,近三年,先后引进用人单位31家,为毕业生提供各类就业岗位500多个。本人2012年被评为学院优秀就业工作者。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学风建设初见成效

1. 学生工作与党建团建工作相结合

作为系党总支书记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在工作中注重将党支部工作与学生工作结合,团总支工作与学生工作结合。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由党总支、团总支研究决定,为学生工作把握方向。2011年机电党支部被评为学院先进基层党支部,机电团总支获得学院“五四红旗团总支标兵”的称号。

2. 学风建设常抓不懈

为加强学生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本人不定期召开学生管理专题会,定期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本着“奖罚分明、指标挂钩、利益统一”的原则,对日常学生管理、学习等方面考核优秀的班级和个人在各项评优选先、困难补贴、奖助学金、党员发展等指标与学生工作挂钩,加强了学风建设,抵制不良风气,形成了优良的学风、系风、班风和舍风,几年来所带学生无严重的违纪行为。

四、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将学生教育工作贯穿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政治素质和各种能力,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结合自己学生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基于“以用为本”理念打造创新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研究》,该论文“以用为本”理念引入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中,完善辅导员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培养开发、评价发现、激励保障机制,打造一支创新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并且在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得到实施和应用,效果很好。

五、以学生为本,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从一入学起,在辅导员对学生的入学教育中就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各项制度和管理规定,遵守大学生守则。一旦违反严格按制度执行。同时在生活、就业和教育方面热情服务。在工作中能本着平等与尊重的原则面对每一位同学,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同学的每一份情感。以平等的身份和他们对话,参加他们的活动,以朋友而不是教师的身份与学生开展平等的交流。

以学生为本是一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话,在与问题学生的交往中体会深刻,每一个学生遇到的问题不一样:家庭经济困难,民族问题,学习缺乏目标,恋爱问题等等,因此必须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怀着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以心暖心”,注重师生真挚情感的建立与培养,认为真挚的情感是获得学生信任的基础,互相尊重是建立师生情感的法宝。平时深入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与问题学生的面对面谈心和交流,让学生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虽然做了一些工作,有了一定理论铺垫,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但是对照优秀辅导员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本人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肩负辅导员的责任和使命,将以满腔热情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寻找差距,弥补不足,“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