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从四方面发力深化产教融合
乌海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区职业教育大会部署要求,以列入自治区首批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从系统谋划、协同联动、搭建平台、汇聚合力四方面发力,推动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向“大有作为”迈进。
一、重规划,打好产教融合政策“组合拳”。出台《乌海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乌海市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将产教融合发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政策制定、要素支持和重大项目建设。健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可落地政策,深化“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改革,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合作共建等方式,鼓励支持企业资源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目前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已与乌海及周边地区228家企业达成人才共育、基地共建、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
二、搭平台,推动产教对接协作“常态化”。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紧扣产业链培育发展人才链,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聚焦城市转型,设置了旅游管理、学前教育、护理、康复、书画艺术等专业,在乌海就业的毕业生中从事以上专业的占40%;聚焦产业转型,设置了应用化工、智能制造、智能煤矿开采、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在乌海就业的毕业生中从事以上专业的占60%。推行校企合作招生招工一体化新模式,与君正、东源、广纳等企业开展“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联合招生,订单培养技能型人才2000余名。
三、建载体,促进产教资源共建“一体化”。坚持“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聚焦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特点、行业人才需求,与可降解材料企业联盟、协鑫东立硅材料公司达成合作,推进可降解材料产业学院、协鑫科技新能源产业学院等产教联盟共同体建设,全力争创行业产教联盟共同体试点城市。以乌海市公共实训中心为依托,着力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全国首个大型涉火涉爆实训基地投入使用,综合安全生产考试暨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四、聚合力,建强校企协同育人“双主体”。组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教学标准、进行技术工艺研发、开展师资培训和实训教学,不断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以列入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为契机,将行业领军企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近4万学生身怀一技之长走向就业市场;以开展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契机,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实施试点项目7个,累计培养1000余名“学徒”。完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在企业设立“名师工作室”、在学校设立“大师工作室”,落实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制度,吸引更多能工巧匠、技能大师走进校园,让有“真本事”的教师教会学生“真本领”。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1%。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