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与工业自动化系统》实践导向课堂教学案例
马 静
《PLC与工业自动化系统》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本位,建立知识为技能服务的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协作、沟通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促进作用。
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理实一体化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按照“岗课赛证融通”的要求,对标岗位实际需求,将课程知识点和职业技能点融合,以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规划设计。
课程设计突出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紧扣岗位技能标准,将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等纳入教学内容。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针对机电专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科学设计学习情境。
(3)对接中高级维修电工和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
(4)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课程按照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能力递进规律设计实践教学,并将理论知识融合到每一个工作任务的教学实施中。任务设置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层层递进,理论知识系统性,体现系统化+项目化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本课程按学科知识体系分学习模块,根据学习模块编排学习任务,课程设计了六个学习情境,16个学习项目。这16个学习项目又细分为20个知识点和18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情境设计二到四个学习项目,所有项目均来自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课程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安排。
课程遵循职业技能培养规律,致力于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为引领、行动导向的教学教学模式改革,逐步形成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实施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边学边做,自主探索,主动触摸知识,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习技能;教师边导边教,使学生先掌握操作,后理解理论,分层教学。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探索,课程逐渐形成了以下3个特色:
1.教、学、做一体,理实结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2.课、岗、证融通,校企合作,提升课程服务能力。
3. 学、训、赛对接,以赛促学,突出职业技能实效。
用户登录